2025年度常州市科技局应用基础研究、国际合作项目实行限额申报,经个人申请、学院推荐、专家评议,现将评审择优后拟推荐申报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2025年5月8日-5月10日。
项目 类别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 负责人 |
应用基础研究专项-青年博士项目 | 1 | 氢燃料电池温区脉动热管烧干机理及传热强化特性研究 | 李玉洋 |
2 | 基于分子结构的自燃型离子液体性质预测及分子设计研究 | 周璐璐 | |
3 | 多参量耦合条件下芳香族硝基化合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 | 刘烨铖 | |
4 | 热辐射环境空冷燃料电池热质传输机制与性能调控研究 | 彭明 | |
5 | 手性大环配体模块化合成及其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 | 张红奎 | |
6 | 面向大规模多目标优化的规则演化高效求解方法研究 | 王帅 | |
7 | 耐高电压磷酸铬锰钠的催化界面设计及电化学-机械耦合稳定机制研究 | 梁康 | |
8 | 高速应变下增材制造锆合金的微观组织演变 | 方凝 | |
9 | 日光驱动生物蝶呤敏化降解再生水中抗生素的机制研究 | 左延婷 | |
10 | 湖泊水环境磺胺甲恶唑动态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 赵文星 | |
11 | CO2固定耦合餐厨垃圾链延长发酵产己酸的代谢途径与调控机制 | 姜超 | |
12 | 光热驱动氧化石墨烯纳滤膜能量流-质量流匹配机理研究 | 王勤 | |
13 | 镍基金属材料的开发及其催化合成新型生物燃料研究 | 梁长慧 | |
14 | 氢溢流效应与逆SMSI效应协同调控木质素酚类化合物定向合成烷基苯酚 | 张小强 | |
15 | 逻辑感知的时序知识图谱小样本补全研究 | 魏裕阳 | |
16 | 磁场协同晶体场精确调控Fe单原子自旋态增强氧还原性能与机制研究 | 荣坚 | |
17 | 双空位缺陷硫化物的构筑及其协同草酸强化还原Cr(VI)的机理研究 | 卢松花 | |
18 | 临界射流辅助超快激光定域去除复合集流体极薄铝覆膜基底无损机理研究 | 王轶伦 | |
19 | 非晶合金对激光成形铝合金各向异性与高温性能耦合调控 | 杨涛 | |
20 | 计及经济性的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积灰状态评估及运维决策研究 | 尹德扬 | |
21 | 晶硅电池用硅片水平生长固-液界面凝固成型机制研究 | 孙涛 | |
22 | 气固循环流化床中颗粒聚团非平衡态热力学研究 | 姜晓雪 | |
23 | 生物质颗粒流态化过程中流动传输-混合扩散-气化反应的多场耦合动力学 | 田瑞超 | |
24 | 异质颗粒界面调控与流态化相态演变驱动的多晶硅还原反应强化机制 | 刘成果 | |
25 | 激子工程耦合界面反应强化的共轭聚合物产H2O2性能研究 | 王丹凤 | |
26 | 纳米羟基磷灰石增强的配位选择层制备及其纳滤分离机制研究 | 陆天丹 | |
27 | 有机碘催化氧化策略在酰胺化学转化中的应用研究 | 王阳 | |
28 | 磁场辅助下锌负极氟化SEI膜的原位构筑及形成机理研究 | 敖怀生 | |
29 | 阴离子缺陷的精准构筑及其甘油氧化耦合产氢机制研究 | 王青 | |
30 | 碳氮双功能化试剂的构建及反应机理的研究 | 唐路宁 | |
31 | Silicalite-1固载锌硼氧簇催化剂的构建及CO2气氛下丙烷脱氢反应性能研究 | 闫冰 | |
32 | 呋咱类共晶自组装过程中热力学-分子识别的耦合作用与调控机制 | 贾倩 | |
33 | 环保型AgBiS2量子点的缺陷调控 | 仲启轩 | |
34 | 基于三维高斯的动态室内光照估计方法研究 | 胡钟昀 | |
35 | 非常规约束下网络化系统事件触发控制研究 | 胡云松 | |
36 | 基于中间层势垒调控的超高增益薄膜晶体管及功能集成 | 王曙光 | |
37 | DNA自组装体结构特征调控线粒体功能及其增强肿瘤治疗效应的机制研究 | 李晓琼 | |
38 | 基于缓解氧化应激损伤蒲公英多糖调控血糖的机制研究 | 陈沛 | |
39 | 多面3D 手性高分子的荧光产生机制及其在生物医学传感器中的应用原理研究 | 张赛 | |
40 | 基于碳基荧光功能探针精准检测和调控单细胞内活性氧 | 李春梅 | |
应用基础研究专项-一般项目 | 1 | 基于群体图的儿童自闭症大脑功能影像联邦学习辅助诊断模型研究 | 焦竹青 |
2 | 基于MEMS传感器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早期预警技术研究 | 吴洁 | |
3 | 面向大面积的厚膜有机太阳能电池刮涂制备及调控机理研究 | 宋欣 | |
4 | 针对“多重耐药细菌”的生物正交纳米诊断新方法研究 | 贾跃晓 | |
5 | 新型手性农药三唑类杀菌剂的不对称生物合成研究 | 胡蝶 | |
6 | 基于多场耦合的高效低噪声燃油泵智能协同优化研究 | 李倩倩 | |
7 | 生物质逐级热化学转化制备功能性炭材料联产绿氢调控机制研究 | 杨延涛 | |
8 | 汽车传感器柔性质检机器人技术与系统研制 | 戴昌志 | |
9 | 基于超声喷涂法的钙钛矿太阳电池应变调控研究 | 苏健 | |
10 | 基于普鲁士蓝功能化的复合气凝胶研制及其在工业含铯废水处理中的示范应用 | 冯珊珊 | |
11 | 氢溢流介导常温常压电化学绿氨合成特性研究 | 叶菁睿 | |
12 | 电化学辅助改性模板碳高效吸附脱除Cl-VOCs 及快速再生机理研究 | 王佳欣 | |
国际科技合作/港澳台科技合作专项项目 | 1 | 退役锂电池钴酸锂正极材料电化学再生关键技术联合开发 | 毛林强 |
2 | 常州大学-成均馆大学先进光电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实验室 | 王亚飞 |
如对结果有异议,申报人或申报单位请在公示期内向科学技术处反映(电话:倪杰0519-86339596)。提出异议的单位与个人应对所提异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对匿名或无具体事实根据的异议,以及涉及自身利益的不正当要求,不予受理。